主機板

電競神鷹!GIGABYTE Z690 AORUS MASTER 開箱測試 / 旗艦規格 究極散熱

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再次制霸運算、電競效能,技嘉新一代電競神鷹「Z690 AORUS MASTER」主機板,升級至 E-ATX 大板子,更具備直出數位 19+1+2 相 105A 供電設計,以及究極散熱的複合鰭片陣列的 VRM 散熱器;規格更給予 PCIe 5.0、DDR5 超頻,以及 5 M.2、6 SATA、10GbE LAN 與 USB 3.2 Gen 2×2 等高規格,性能、擴充與散熱一應俱全。

THE NEW KING OF GAMING:aorus.com/intel-z690-series

規格
尺寸:E-ATX(30.5cm x 25.9cm)
處理器支援:第 12 代 Intel Core、Pentium Gold 與 Celeron
處理器腳位:Intel LGA 1700
CPU 供電相:19+1+2 相 105A Power Stage、8 層 PCB
晶片組:Intel Z690
BIOS:1 x 256Mb ROM、UEFI AMI
記憶體:4 x DIMM, MAX 128GB, DDR5 6400+(OC)/4800 MHz
顯示輸出:1 x DisplayPort 1.2、HDCP 2.3
擴充插槽:1 x PCIe 5.0 x16、2 x PCIe 3.0 x16(x4)
儲存埠:6 x SATA 6Gb/s、M2A_CPU 22110(CPU PCIe 4.0 x4)、M2P_SB, M2Q_SB 22110(PCIe 4.0 x4)、M2C_SB 2280(PCIe 3.0 x4)、M2M_SB 2280(PCIe 4.0 x4/SATA)
網路:Marvell AQtion AQC113C 10GbE LAN
無線:Intel 802.11ax Wi-Fi 6E 2×2、BT 5.2
音訊:Realtek ALC1220-VB、ESS ES9118 DAC
USB埠:2 x USB 3.2 Gen 2×2 Type C(1 個前置擴充)、6 x USB 3.2 Gen 2(1C5A)、4 x USB 2.0(4 個需擴充)、8 x USB 3.2 Gen 1(4 個需擴充)
RGB:2 x ARGB 4-1pin、2 x RGB 4pin
FAN:1 x 4-pin CPU、1 x 4-pin Water Cooling、4 x SYS、4 x SYS/PUMP

GIGABYTE Z690 AORUS MASTER 開箱 / E-ATX 供電升級 VRM 複合鰭片散熱

技嘉新一代 Z6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有著 XTREME 的旗艦感,採用 E-ATX 尺寸大板子、究極散熱全裝甲與金屬背板,這代 Master 的規格、設計與功能,毫無疑問是大升級!

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採用 LGA 1700 腳位,而 Z690 晶片組也順勢升級 PCIe 4.0,與 CPU 連接的 DMI 通道升級 Gen4 x8 頻寬,有著 12 條 PCIe 4.0、16 條 PCIe 3.0 通道,也支援 USB 3.2 Gen 2×2 與多個 USB 連接埠等,而規格是否齊全就要看板子如何規劃通道。

Z690 AORUS MASTER 提供 4 DIMM DDR5 記憶體、最大 128GB 容量;PCIe 擴充則只有第一根 PCIe 5.0 x16 可用來安裝獨立顯示卡,並沒有提供 CPU PCIe 5.0 通道的分切,其餘 2 根 PCIe x16 插槽則是 PCIe 3.0 x4 頻寬。

儲存方面,有著6個 SATA 與 5 根 M.2 擴充,第一根 M2A_CPU 採用 CPU PCIe 4.0 x4 通道,第二、三跟 M2P_SB 與 M2Q_SB,則採用 PCIe 4.0 x4通道,第四根 M2C_SB 則是 PCIe 3.0 x4,第五根 M2M_SB 則支援 PCIe 4.0 x4 與 SATA SSD。

不過上述,M2C_SB 與 M2M_SB 則有共用通道設計,M2C_SB 與 PCIEX4_1 共用,而 M2M_SB 則是與 SATA3 的 2、3 插槽共用;有共用通道的線路設計下,兩者擴充只能擇一使用。

PCIe 線路共享
插槽
通道
共用插槽
M2C_SB
PCIe
PCIEX4_1
M2M_SB
PCIe
SATA3 2、SATA3 3

 

網路方面,則是豪邁 Marvell AQtion AQC113C 10GbE LAN 與 Wi-Fi 6E 2×2 組合;音效也升級到 Realtek ALC1220-VB 音效晶片與 ESS ES9118 DAC 組合;USB則提供 2 個 USB 3.2 Gen 2×2 Type C、6 個 USB 3.2 Gen 2、4 個 USB 2.0 與 8 個 USB 3.2 Gen 1 的豪華規格。


↑ GIGABYTE Z690 AORUS MASTER。


↑ 特別強調供電、散熱設計,以及 DDR5、PCIe 5.0 的優勢。

 

大師變胖了(誤),這代 Z690 AORUS MASTER 乍看之下還以為是以往的旗艦大哥 XTREME。改用 E-ATX 尺寸的 Z690 AORUS MASTER,不僅外觀更佳霸氣外,究極的散熱設計更是一決,VRM 採用熱管複合散熱鰭片的大型散熱器,而在 M.2 散熱片上更設計多道散熱凹槽,增加被動散熱的面積。

主機板背面一樣有著金屬背板,強化 VRM 與 10GbE LAN 背面的被動散熱表現。


↑ Z690 AORUS MASTER 偽 XTREME。


↑ 全金屬背板覆蓋。

 

主機板右上角這區,則有著 4 DIMM DDR5 記憶體插槽,插槽更有著金屬裝甲強化,並有著 CPU_FAN / OPT / SYS / PUMP 等風扇連接埠;而電腦開機檢測的 Q-LED 與 Debug LED 都在這區。

供電 ATX 24pin 一旁則有 2 個 USB 3.2 Gen 2 內接 19pin 插座,以及前置 USB 3.2 Gen 2×2 Type C 擴充埠。


↑ DDR5、ATX 24pin、FAN。

 

CPU 採用 LGA 1700 新的扣具,周圍則有著熱管複合散熱鰭片的大型 VRM 散熱器,以及加高的第一根 M.2 SSD 散熱片;技嘉第三代 Fins-Array III 鰭片陣列,藉此大幅提昇散熱面積,表面更採用 NanoCarbon 塗層,能加速熱傳導並提升散熱表現。


↑ LGA 1700 與大型 VRM 散熱設計。


↑ NanoCarbon 藉由靜電附著於散熱器表面,讓整體質感更好,並提升散熱效果。


↑ CPU 採雙 8pin 供電。

 

主機板右下角則有 6 個 SATA 連接埠,一旁則有 Thunderbolt 4 擴充用的連接埠。


↑ 6 SATA 連接埠。

 

Z690 AORUS MASTER 的 PCIe 插槽,使用白色料件的則是 PCIe 5.0 x16,這也是少數高階旗艦板子,只給 1 條 PCIe 5.0 x16 的設計,但考量到目前無裝置可達這規格的情況下,也就沒這麼必要分切 PCIe 5.0 x8/x8。

而剩下的 2 根 PCIe x16 插槽,則是 PCIe 3.0 x4 頻寬;並都使用金屬裝甲強化插槽的抗壓與耐扯能力。

主機板底部(左至右)則有前音源、RGB、噪音偵測、FAN、USB、RST_SW、FAN、SPI_TPM、前面版真腳。


↑ PCIe 插槽。

 

主機板上共有 5 個 M.2 插槽,第一根 M2A_CPU PCIe 4.0 x4、第二、三跟 M2P_SB 與 M2Q_SB 都支援 PCIe 4.0 x4,第四根 M2C_SB(左)則是 PCIe 3.0 x4,第五根 M2M_SB(右)則支援 PCIe 4.0 x4 與 SATA SSD。

而且每個 M.2 都有上下散熱片包夾 SSD,像是第一根 M.2 散熱片之所以這麼高,那是因為鰭片造型有助於增加散熱面積,同樣在主機板的整片 M.2 散熱片,也有著非常多的凹槽紋路來增加散熱面積。


↑ 5 個 M.2 擴充。


↑ M.2 Thermal Guard III 設計的散熱片。


↑ 正反兩面都有散熱片強化 SSD 散熱。

 

主機板一體式後 I/O,則有著 Q-Flash Plus 與 Clear CMOS 按鈕、Wi-Fi 天線、4 x USB 3.2 Gen1、6 個 USB 3.2 Gen 2 與 1 個 USB 3.2 Gen 2×2 Type C、DisplayPort 內顯輸出、10GbE RJ-45,以及 3.5mm 音源輸出。


↑ 主機板後 I/O。

 

GIGABYTE Z690 AORUS MASTER 主板用料 / 19+1+2 相 105A, 5 x M.2, 10GbE

散熱如此強悍的 Z690 AORUS MASTER 功能也相當完整,更有著 5 個 M.2 可擴充 PCIe SSD,而在金屬裝甲下,也藏有不少元件與設計上的小細節,這邊就將主機板拆解來跟大家分享。

在移除金屬背板時,也順代替 VRM 與 10GbE LAN 晶片背面進行被動散熱;而拆開 I/O 外殼後,可發現左側 VRM 後方全塞滿散熱鰭片,你說這還不夠狂嗎!


↑ 金屬背板強化被動散熱。


↑ 塞滿的 VRM 散熱鰭片。


↑ 主機板完整外觀。


↑ 由於尺寸夠大,因此主要元件都在正面。


↑ CPU 採用直出數位 19+1+2 相,每相 105A Power Stage RAA 22010540 供電。


↑ PWM 控制器則是 RAA 229131。


↑ 後方使用 RTS5411 USB 3.0 HUB。


↑ RTS5423 USB 3.1 HUB。


↑ Marvell AQtion AQC113C 10GbE LAN 網路晶片。


↑ Realtek ALC1220-VB 音效晶片與電容。


↑ ESS ES9118 DAC 與音效電容。


↑ 前置 RTS5411 USB 3.0 HUB。


↑ Intel Z690 晶片組。


↑ iTE 環控晶片組。


↑ 256Mb ROM、UEFI AMI BIOS。


↑ 主機板所有散熱器。

 

GIGABYTE Z690 AORUS MASTER 配件 / 溫度與噪音偵測線

主機板配件一樣有著說明書、貼紙、SATA 線、M.2 螺絲、天線,以及測量溫度、噪音的連接線;至於驅動則要上網下載,或者開機時允許安裝 App Center 藉由軟體來幫忙安裝驅動。


↑ 主機板配件。


↑ 很像鋼彈角的天線。

 

主機板提供的溫度測量線,可將其黏貼在機殼內的熱源處,即可通過軟體來偵測溫度;而噪音線也是一樣,只要連接後就可用軟體測得機殼內的噪音值。


↑ 溫度偵測、噪音偵測線。

 

GIGABYTE Z690 AORUS MASTER BIOS 功能 / CPU Upgrade, DDR5 SPD Setup

Z690 AORUS MASTER F5e BIOS,在 Tweak 超頻頁面中提供 CPU Upgrade 選項,玩家可調整 Gaming +1、Max Performance +3 來自動替 CPU 超頻(增加 100MHz);並有著增強多核心效能的選項。


↑ BIOS Tweak 超頻頁面。


↑ CPU Upgrade。


↑ 進階 CPU 設定。

 

針對記憶體超頻,則提供 DDR5 Auto Booster,由技嘉針對不同記憶體的自動超頻,或者使用 XMP Booster 針對各家顆粒來調整時脈與時序。


↑ DDR5 超頻。

 

在進階記憶體設定當中,除了可檢查 SPD Info 之外,這代還多增加 DDR5 SPD Setup,只要是 XMP 3.0 的記憶體,會允許玩家修改 2 組 SPD 參數,玩家可透過 BIOS 直接來調整,將參數儲存至記憶體當中。


↑ 記憶體 SPD Info。


↑ 記憶體 SPD Setup。

 

內建裝置設定中,可開啟 Re-Size BAR 功能,以及調整 LED 等設定。


↑ Re-Size BAR。


↑ 內建裝置設定。


↑ BIOS 摘要。


↑ 開機選單。

 

BIOS 當中內建 Smart FAN 6,讓玩家可針對每個 FAN 插座來調整轉速。


↑ Smart FAN 6。

 

App Center、SIV、EasyTune 與 RGB Fusion 2.0 軟體

軟體方面技嘉以 App Center 來提供所有軟體,像是 @BIOS、EasyTune(超頻用)以及 SIV、RGB Fusion 2.0 等軟體。

SIV 除可檢視電腦資訊外,最主要包含著 Smart Fan 6 自動模式與進階手動調整功能,讓玩家可透過軟體自定義主機板風扇曲線。


↑ App Center。


↑ SIV 系統資訊。


↑ Smart Fan 6。

 

EasyTune 則提供簡易的預設、OC Boost,以及手動軟體超頻功能。


↑ 自動超頻。


↑ EasyTune 進階 CPU OC。

 

RGB Fusion 2.0 則可用來控制主機板的燈效,包含 ARGB、RGB 擴充針腳,亦有著恆亮、呼吸、閃爍、雙閃、自動、音樂、隨機、遊戲等燈效模式。


↑ RGB Fusion 2.0。


↑ Z6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燈效。


↑ Z6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燈效。


↑ Z6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燈效。


↑ Z6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燈效。

 

GIGABYTE Z6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方面,則使用常見的幾套 CPU 渲染、電腦效能測試與遊戲效能進行測試。處理器則使用 Intel Core i9-12900K、CORSAIR DOMINATOR PLATINUM RGB DDR5 32GBx2 5200MHz 與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設定上採用主機板 CPU Upgrade Max Performance、開啟 XMP 功能、散熱器使用 280mm AIO 水冷,以下分數提供給各位參考。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12900K
主機板:GIGABYTE Z690 AORUS MASTER F5e
記憶體:CORSAIR DOMINATOR PLATINUM RGB DDR5 32GBx2 5200MHz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
系統碟:Samsung NVMe SSD 960 PRO M.2
散熱器:280mm AIO 水冷
電源供應器:Fractal Design ION Gold 8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1H2

 

CPU-Z 檢視 Intel Core i9-12900K 處理器資訊,代號 Alder Lake 的 Intel 7 10nm 製程 8+8 核心 24 執行緒處理器,搭配 Z6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測試,BIOS 已更新至 F5e,記憶體則是雙通道 DDR5 32GBx2 5200MHz。


↑ CPU-Z。

 

HWiNFO64 檢測的資訊顯示,Core i9-12900K 最大超頻已達到 5.0GHz。


↑ HWiNFO64。

 

CINEBENCH R20 與 R23 由 MAXON 基於 Cinema 4D 所開發,可用來評估電腦處理器的 3D 繪圖性能。也是目前用來評比 CPU 運算性能常見的測試軟體。

i9-12900K 在 R20 版本測試可達到 CPU 10834 cb 的成績,而 R23 版本亦有著 CPU 28377 pts 的成績;單核性能則分別有著 750 pts、1950 pts 的效能。

 
↑ CINEBENCH R20 與 R23。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記憶體使用 CORSAIR DOMINATOR PLATINUM RGB DDR5 32GBx2 5200MHz,搭配 Z690 AORUS MASTER 有著記憶體讀取 80955 MB/s、寫入 77804 MB/s、複製 79376 MB/s、延遲 73.9 ns 的表現。


↑ AIDA64 記憶體。

 

跨平台的電腦效能測試工具 CrossMark,則是由 BAPCo 所開發的免費測試工具,支援 Windows、iOS/iPadOS、macOS 與 Android 等平台,並針對電腦的生產力,如文字編輯、試算表、網頁瀏覽,以及創作類的相片編輯、整理與影片編輯等工作,再加上電腦反應速度進行測試。

i9-12900K 達到 2162 分的總成績,Productivity 生產力 1964 分、Creativity 創作 2752 分、Responsiveness 反應 1881 分的高效能。


↑ CrossMark。

 

電腦整體性能測試,則以 PCMark 10 來進行,可分別針對 Essentials 基本電腦工作,如 App 啟動速度、視訊會議、網頁瀏覽性能進行評分,而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則以試算表與文書工作為測試項目,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是以相片 / 影片編輯和渲染與可視化進行測。

i9-12900K 搭配 RTX 3080 Ti 獲得了 9,330 分,電腦基準性能 Essentials 有著 11812 分,生產力則有 11659 分,在更需要 CPU 運算的數位內容創造獲得 16002 分的高成績;記錄的資料顯示測試時 CPU 時脈最高達到 5.0GHz。


↑ PCMark 10。

 

3DMark CPU Profile 是針對處理器所設計的測試,主要測試 CPU 的物理運算與自訂模擬兩種工作,並分別測試處理器的 1、2、4、8、16 與最大執行緒下的效能,之所以會有不同的執行緒測試,那是因為不同應用、遊戲能效利用的執行緒數量不同。

例如 Max threads 測試下可展示 CPU 最大效能,但這不代表遊戲也能發揮出同樣的效能,反而是電影等級的渲染、模擬或科學分析應用才會使用到全執行緒的效能;同樣的道理下 16 threads 也是對於運算、數位內容創作有著較好的效能發揮,對於遊戲來說影響不大。

i9-12900K Max threads 可達到 12217 的成績,滿足電影等級的渲染、模擬或科學分析應用所需,而遊戲主力則是在 8 threads 8109 分與 4 threads 4279 分。


↑ 3DMark CPU Profile。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使用 RTX 3080 Ti 顯示卡,其 CPU 物理 Physics 分數有著 42469 分;針對 DirectX 12 所設計的 Time Spy 測試,CPU 獲得了 19942 分的成績。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Z690 AORUS MASTER、USB 3.2 Gen 2×2 與 PCIe 4.0 SSD 測試

針對主機板的前置 USB 3.2 Gen 2×2 連接埠,使用 Lian Li Odyssey X 機殼的 I/O 線材,搭配使用 ASM3242 控制器的 ROG 外接盒,可達到循序讀寫 1949.13 MB/s、2021.05 MB/s 的 USB 20Gbps 效能,而對比後 I/O 的 USB USB 3.2 Gen 2×2 連接埠效能相當。

 
↑ USB 3.2 Gen 2×2 連接埠測試。

 

PCIe SSD 則使用 GIGABYTE AORUS Gen4 7000s SSD,在主機板第一根 M.2 插槽上,可達到循序讀寫 7053 MB/s、5379 MB/s 的高效能。


↑ PCIe 4.0 x4 SSD。

 

總結

假裝是 XTREME 的 Z6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規格升級至旗艦 E-ATX 大板、直出數位 19+1+2 相 105A Power Stage供電與 8 層 PCB 板,以及瘋狂般的點滿主機板散熱能力,熱導管複合散熱鰭片,帶來更強的被動散熱效果,從 VRM 到 M.2 與 PCH,會熱的地方全部都有散熱設計。

效能方面藉由 BIOS 的自動升級,讓 i9-12900K 有著強悍的單核、多核效能,不僅制霸效能更是目前最強的遊戲處理器,搭配 Z690 的豐富 I/O,PCIe 5.0、5 個 M.2、6 個 SATA 與多個 USB 連接埠,讓玩家獲得歷代最強的擴充性。

這代順勢升級的 Z6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售價勢必比上一代大師在貴一些,而普遍高階以上的主機板都以 DDR5 為主,雖說可一次擁有第 12 代處理器、DDR5 與 PCIe 5.0 等新技術,但相對預算也要多加一點才行獲得今年最強的 PC 主機。

延伸影片閱讀:  

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留言給我們

Previous post

CORSAIR DOMINATOR PLATINUM RGB DDR5 記憶體開箱測試 / OC 5600MHz 頻寬倍升

Next post

最強遊戲處理器!Intel Core i9-12900K 與 i5-12600K 測試報告 / 跨世代 x86 大小核

The Author

sinchen

sinchen

我是 S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