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Qualcomm

手機處理器被壟斷有志難伸,NVIDIA 一狀告上高通

NVIDIA 控告高通居然不是專利戰,而是市場壟斷。當黃仁勳在美國矽谷聖荷西會議中心的 GTC 2016 大會上展望未來的時候,NVIDIA 並沒有忘記總結過去的失敗,5 日有一份倫敦法庭的公開文件顯示,NVIDIA 指控高通「非法利用主導地位」壟斷市場。

手機處理器被壟斷有志難伸,NVIDIA 一狀告上高通

手機處理器被壟斷有志難伸,NVIDIA 一狀告上高通

 

「客戶訂單不明原因延遲、削減需求,甚至無法簽署,即使有些客戶曾經同意或表達了強烈的購買意向。」

在文件中,NVIDIA 表示高通利用一些非法銷售策略導致 NVIDIA 被迫放棄蜂窩行動網路晶片組業務(簡單解釋就是手機訊號晶片業務),其中包括僅僅收購 4 年時間的 Icera 部門,希望法庭裁定高通有市場壟斷行為,並要求高通支付 3.52 億美元的賠償。

之前歐盟曾就高通的銷售策略進行過反壟斷調查,調查顯示在 2009 年至 2011 年之間高通曾使用「掠奪性定價」來遏制 Icera 的增長。

高通的「壟斷調查」之旅

這不是高通第一次被指控涉嫌壟斷行為,或者說高通的發展一直都深陷在反壟斷的泥潭裡無法脫身。

但是與之前相比,最近一年的高通被反壟斷調查困擾更加嚴重了,而這一切要從去年中國對高通開出的「天價」罰單開始。
手機處理器被壟斷有志難伸,NVIDIA 一狀告上高通

2015 年初,中國國家發改委經過 14 個月的調查,公布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結果,認定高通透過收取不公平的高價專利許可費、無正當理由搭售專利許可、在基頻晶片銷售中附加不合理條件等壟斷行 為,在中國賺取了高額利潤,最終開出了中國史上最高的反壟斷罰單——60.88 億人民幣(約 308 億台幣)。

被開罰單之後,高通沒能獲得喘息的機會,日本、南韓、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又重新對其展開反壟斷調查。

之所以說又是因為早在 2009 年,日本、南韓就分別公布過對高通反壟斷調查的結果,前者只是要求其糾正壟斷行為,而後者則對其處以 2.08 億美元的罰款。

到了 2015 年年底,歐盟公布了自己的調查結果,認為高通利用市場主導地位打壓競爭對手。

歐盟的結論主要有兩點:其一高通涉嫌非法向客戶提供資金激勵,確保該客戶僅使用高通晶片;其二高通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晶片,迫使競爭對手退出市場。

這個競爭對手就包括 NVIDIA 收購的 Icera。

NVIDIA 行動晶片坎坷路

時間回到 2008 年,NVIDIA 推出了全新的 Tegra 系列來替代誕生於 2003 年的行動平台圖形晶片 GoForce 系列。

NVIDIA Tegra 系列的設計之初便瞄準了行動裝置,但是第一代產品因為經驗不足,最終只能專注於一個系統平台,於是便和微軟合作,搭配在了 Windows Mobile 手機上。
手機處理器被壟斷有志難伸,NVIDIA 一狀告上高通

而經過一代的技術積累,2010 年推出的 Tegra 2 時便能夠支持 Android 手機系統了,比較有名的裝置是摩托羅拉的 Atrix 4G 手機,其配合專用的擴充功能塢可以變身為桌面設備,使用內置的 Ubuntu 系統,某種角度來看,可以算是 Windows 10 Mobile 所提供的 Continuum 模式的前身。

到了 2011 年 Tegra 3 推出的時候,因為是市場對於 iPad 的反應熱烈,各家系統都在向平板電腦發展,Tegra 也不甘人後,與老夥伴微軟開始了平板電腦的嘗試,推出了 Surface RT。

但是早在 Tegra 2 時,其行動晶片已經開始暴露了弱點,那就是沒有集成基頻處理器。合作的手機廠商還需要額外搭配一顆基頻晶片來解決訊號問題,這既增加研發難度,也增加成本。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NVIDIA 在 2011 年斥資 3.67 億美元收購了當時擁有 500 多項專利的基頻晶片公司 Icera。

「這是 NVIDIA 在行動計算革命浪潮中成為領先企業的關鍵一步。」

當時的黃仁勳自信滿滿地說。

只是他沒想到整合 Icera 基頻的工作並不順利,遲遲無法拿出能夠獲得市場認可的產品,最終 2015 年無奈宣布 Icera 基頻業務將在第二季停止營運,今後放棄自主研發改為尋求與第三方合作。

回顧著 NVIDIA Tegra 一路走來的合作產品,感覺也挺無奈的。

文章來源

延伸影片閱讀:  

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留言給我們

Previous post

三星在美國被公認為回饋在地社會的標竿企業

Next post

迎戰主流級Pascal顯卡,AMD的R9 490X顯卡6月份上市

The Author

XFastest

XFas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