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s

阿里菜鳥百億級融資即將敲定,你真的了解它嗎?

最近傳出了菜鳥網絡首輪融資已接近完成的消息,多位知情人士也向36氪證實了此事。據36氪了解,菜鳥網絡本輪融資金額在百億級人民幣,估值暫時未知,但菜鳥前CEO沈國軍去年曾透露本輪估值為400億元,現在看來有可能更高。沈國軍也曾提到,菜鳥將緊隨螞蟻金服之後上市。

阿里菜鳥百億級融資即將敲定,你真的了解它嗎?

知情人士表示本輪投資方有國外投資機構,但不存在我國政府的身影。據傳,淡馬錫、摩根士丹利、阿布扎比投資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Khazanah 等投資機構都曾想投資菜鳥,但最後入圍的僅有少數幾家,其中包括數家主權財富投資基金。其實我們可以看出菜鳥雖然是平台戰略,但重資產投入相當的大,可以說100 億對它而言是遠遠不夠的。這是菜鳥的首輪融資,其意義不在於賬面資金匱乏,而是對外傳達出一個“占山為王” 的信號。同時也會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吸引更多的商家進入菜鳥體系,幫助構建網絡。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中與淘寶電商系、螞蟻金服並重的三大戰略之一,菜鳥網絡的戰略是“打造像水電煤一樣的智能物流網絡”,背後的核心是大數據運算下的商業應用,倉儲、幹線運輸、落地配資源,以及在此基礎上運營的統一的服務標準、信息系統。2014 我國的社會物流費用佔GDP 的16.6%,菜鳥希望建設這一關乎民生行業的基礎設施,目標宏偉的使得菜鳥看起來有些虛無縹緲。人們對其大部分了解都在“拿地建倉” 上,但這似乎又是一件本應由政府來做的事,為什麼是阿里來執行呢?拿那麼多錢去建倉,有價值嗎?

菜鳥到底在幹什麼?

物流不僅是倉儲、運輸、配送等等環節,而是解決貨物的流向、流量後形成一層網絡,如何讓商品在網絡中流轉的更加有效率,本質上是數學、運籌學問題。顯然,菜鳥做的並不只是拿地建倉而已,目前中國每天的快遞包裹有70% 都運行在菜鳥的物流系統上(僅指數據服務,而非實體流動經過菜鳥體系)。它通過電子麵單、倉管系統等產品使淘寶、快遞、物流公司信息打通,沉澱數據,去年底推出物流雲平台後也會逐步用雲計算處理數據,這個數據體量的想像空間不容小覷。信息化的實現非常重要,比如現在用戶在淘寶下單後,WMS(倉儲管理系統)會直接依據用戶信息將訂單分配給最合適的倉庫、物流公司網點。另外用戶下單、商家確認後直接生成電子麵單,無需手動填寫便出現在落地配公司的系統中,實現信息無縫銜接。另一個重點是指物流網絡基礎建設,不僅由菜鳥去拿地、也會整合已有的社會倉儲或者,用訂單、倉配服務、效率和成本讓商家、快遞物流主動進場,菜鳥希望所有的買家賣家和物流快遞公司在其物流網絡中跑起來。

菜鳥會綁定商戶將商品庫存交由它處理,再由此吸引快遞,從而改變原有的層級:收件——快遞分公司——RDC——快遞分公司——用戶,變成倉配一體化服務,弱化快遞的攬件職能。

倉庫商品均由第三方商家提供,而整個倉庫的運營管理則統一外包給廣州心怡科技公司、百世匯通、日日順(這三家都由阿里投資)等3PL,落地配則交由萬象物流等落地配公司完成。

近年來火爆的農村電商第一癥結就是物流。菜鳥最早找到的伙伴是EMS,後者雖覆蓋廣泛但時效不及格,隨後以約15.58 億元投資了海爾的日日順物流,但基本只負責大家電配送、安裝、售後。對於普貨,菜鳥現在的策略是找到政府免費提供場地,由阿里提供信息系統,同時扶植一些落地配公司(比如萬象、黃馬甲、城邦物流)來管理倉庫、完成配送,同時阿里的農村合夥人也會盡量為之提供訂單,菜鳥在前期還會給這些公司提供補貼。
關於末端與最後一公里,我們在《阿里菜鳥攜20萬快遞員殺入眾包,但對手不是達達》這篇文章中曾介紹,菜鳥裹裹APP整合了百世匯通、天天快遞、德邦物流、指尖快遞、財神到家、快遞兔的20萬專業快遞人員,瞄準二手商品交易、電商退換貨、個人寄件等零散快遞痛點,試圖成為連接快遞員與C端用戶的入口。此外,隨處可見的菜鳥驛站是菜鳥苦於快遞難以做好最後一公里而建設的。

跨境電商方面,菜鳥基本不會去拿保稅倉的地產,而是採取租用保稅倉的方式。菜鳥通過海外的地產開發商、政府機構等,服務於阿里進口業務天貓國際,以及出口業務速賣通。為針對進口業務的” 無憂保稅”、“無憂集貨” 和針對出口業務的“無憂發貨”、“無憂倉配” 和“推薦物流”。其核心在於降低商家物流費用的同時提升跨境商品整體的運送效率和穩定性,並提高出口商品的銷售範圍和供應鏈周轉效率。此外菜鳥也已通過同圓通、DHL 和俄羅斯郵政等合作夥伴合作,開通了中美、中澳和中韓等多條進口專線。

以數據為核心,打通跨境、快遞、倉配、農村、末端配送五個鏈條的信息流、物流,形成智能網絡,這就是菜鳥要做的事。

成立3年有餘,菜鳥究竟做到什麼程度?

根據菜鳥官方提供的數據,菜鳥網絡通過接入快遞公司、倉配服務商、日日順、蘇寧物流、落地配公司等,已經實現全中國超過70%的快遞包裹、數千家國內外物流、倉儲公司以及170萬物流及配送人員都在菜鳥數據平台上運轉。具體而言:

  • 快遞網點:平台夥伴共擁有約18萬個物流快遞網點(超過50%可實時監控);
  • 倉配:接入菜鳥體系的共有128個倉,其中菜鳥自建的倉庫皆為10萬㎡以上;接入落地配公司超過20家;
  • 菜鳥驛站:一共4萬站點,其中校園站點超過1400個,覆蓋全國60%高校;
  • 縣鄉覆蓋:利用郵政網絡,菜鳥網絡已經可以覆蓋全國2800個區縣,可實現50萬個村子送貨進村。上文提到的自建農村倉配網絡已經有數百個,1.6萬個村子送貨入村。未來將建設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10萬個村級服務站;
  • 跨境:截至2016年3月,菜鳥網絡與合作夥伴們已在上海、杭州、寧波、廣州、重慶等地儲備超過30萬平米庫容的保稅倉,全球範圍總共租用40多個海外 倉。進口方面,在國內部分城市最快可實現當日達。出口方面,通過打通電子清關、出口專線等措施,令多國家物流時效持續大幅提升。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海外消費者最快5天,俄羅斯、英國、西班牙等主要國家消費者最快7天可享受到送達服務。

從用戶角度出發,其實近一年多大家會隱約發現淘寶買商品的物流速度變快了,說歸功於菜鳥也未嘗不可。

2015年國內快遞平均時效縮短了半個工作日。在菜鳥大數據的推動下,中國發達地區的快遞平均時效已經達到1.9天。菜鳥網絡及合作夥伴提供的服務包括:2小時極速達、當日達、次日達、承諾達、夜間配、預約配送、大家電當日送裝等服務。截止到2016年3月,菜鳥7個城市實現了當日達,在90個城市實現次日達。農村物流網絡方面,在菜鳥自建的體系中,包裹到縣城後當日送達用戶的比例超過一半,基本都能實現次日達。

我們之前說京東物流之所以快,首先在於分佈式倉儲,也就是讓商品離用戶更近,同時由於其體系完全自營,所有環節都是信息化的,可以更合理的分配任務、提升效率。這個道理放在菜鳥身上也講得通,只不過它把能外包的環節外包出去,同時將統一的信息標準提供給他們。比如電子麵單可以自動串聯發貨商家、送貨快遞公司、與收貨消費者以及乾支線路的數據信息,使用電子麵單,打印速度提升4~6 倍,發貨速度能提升30%以上。

對了,阿里巴巴還稱和蘇寧戰略合作後,未來中國150個城市的消費者購買消費電子產品和家電類產品將可享菜鳥和蘇寧物流提供的2小時內送遞服務。雖然聽著虛,但最重要的還是大數據。

整個阿里巴巴集團的未來,很大程度上都依仗於大數據,菜鳥網絡亦然。前面提到,全中國超過70%的快遞包裹都在菜鳥數據平台上運轉,這個數據體量基礎的確是絕無僅有的。

菜鳥首先通過電子麵單、四級地址庫等產品通過平台對接倉儲、快遞、物流公司,實現數據的採集。然後通過菜鳥天地、分單路由提供大數據預測服務,其承諾達、無憂物流也是基於數據而確保的。

詳解幾個菜鳥基於大數據的產品:

  • 菜鳥天地:前身叫物流預警雷達,可以向快遞企業提供前置生產準備的預警預測信息的產品。物流預警雷達可以通過大數據對包裹量進行提前預測,來引導商家備倉發貨,幫助三通一達等快遞公司調配運能能力資源,在雙11 這類旺季單量劇增的時候可以起到一個核心協調樞紐的作用。目前已有15 家快遞公司全面接入。
  • 電子麵單:簡單來講它以統一的標準來串聯包裹信息。通過數據的流轉,菜鳥網絡電子麵單系統可以自動串聯發貨商家、送貨快遞公司、與收貨消費者以及乾支線路的數據信息。2015年8月,國內排名前15 的快遞公司全部實現了電子麵單的普及使用。使用電子麵單,打印速度提升4~6 倍,發貨速度能提升30%以上。根據德邦快遞的使用後的數據對比,錄單效率提升了15 倍。
  • 大數據路由分單:根據目前快遞企業收件路徑,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包裹先集中到分撥中心,再按照收貨地址將包裹歸類後分撥往下一網點。分撥中心流水線上會有大量的分揀員,他們需要看著包裹上的地址信息,憑記憶確定包裹下一站到達哪個網點,這個過程至少需要3-5 秒。菜鳥網絡對海量的地址進行大數據分析,結合高德地圖的空間定位技術推出了”大數據路由分單”,可用數據實現包裹跟網點的精準匹配,準確率達98%以上,隨著大數據沉澱,可向100%接近。目前在中通快遞和圓通快遞等公司合作試點,數據顯示,快遞公司啟用大數據路由分單後,分單的速度從3-5 秒每單,下降到1-2 秒每單,倉庫分揀效率普遍提高50%以上。
  • 四級地址庫:菜鳥聯合高德的地圖以及大數據處理產生的4 級地址庫,可以匹配消費者的配送地址到結構化的鄉鎮/ 街道。有了這些架構化的地址訊息,就可以提供更精準的線路規劃和配送分派。
  • 菜鳥鷹眼:菜鳥聯合高德的地圖以及大數據處理產生的4 級地址庫可,以匹配消費者的配送地址到結構化的鄉鎮/ 街道。有了這些架構化的地址訊息,就可以提供更精準的線路規劃和配送分派。
  • 大數據反炒信系統:可對物流訂單的流轉數據進行全程監控,並且根據炒信訂單特徵,自動識別炒信運單號以及應對商家的商品訂單。
  • 菜鳥物流雲:菜鳥物流雲是一個基於雲計算的物流基礎信息服務平台,它能提供雲設施環境,幫助快遞企業和物流訂單涉及所有鏈路成員建立連接、沉澱大數據,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多樣化的智能產品。遇上雙十一等業務暴增的狀況,雲存儲可以瞬間擴容。

理想很豐滿,要成功很難

雖說菜鳥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但初創團隊大多來自阿里內部和其他互聯網公司,在公司成立的前兩年曾展露出定位不清的困惑。當人試圖做一件非常宏偉之事時,往往是在前期摸不清路該怎麼走的,菜鳥亦然。這家公司目前已有1200 餘名員工,以技術研發、產品經理為主,同時每個倉庫會有1-3 名運營管理人員。

前面說了那麼多關於菜鳥的目標,最後也談談菜鳥目前的難題(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不難發現,菜鳥的倉儲基本都是交給合作夥伴去運營的,這符合其平台戰略。若想將業務運營外包,卻仍能掌控業務,辦法就是輸出統一標準,包括整套信息系統、運營操作方式等。但由於菜鳥面向的商家、商品眾多,其實是很難拿一套系統處處通用的,所以菜鳥需要花心思去輸出多套標準。同時這種模式還是比較依賴合作夥伴的能力,所以阿里乾脆投資了心怡物流等企業,不然實際運營還是要聽別人的。

另外就是阿里菜鳥與快遞公司的關係,這也是阿里入股圓通20%之後引起的討論。有聲音說今年以申通為首的快遞公司上市潮便與此有關,因為怕與阿里的關係疏遠尷尬而提前打預防針。這樣解釋固然有管中窺豹之嫌,但阿里總是要號令江湖的,怎麼處理好和快遞公司的關係也是個問題。

若論成功,菜鳥其實才剛剛上路。但想像一下,如果大量商品的倉儲、運輸、配送等等物流環節都在一套網絡之內,同時這套體系能夠以科學的計算來讓流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並有標準化、產品化的服務,它一定是具有改善民生意義的。

也只有阿里敢拿那麼多錢在這件事上嘗試了。

消息/圖片來源:Source

延伸影片閱讀:  

喜不喜歡這篇文章?留言給我們

Previous post

電競至上RGB全發光,華碩 B150 PRO GAMING/AURA

Next post

PhotoFast EVO、EVO Plus 8G /16G 用戶免費容量升級

The Author

Freddie

Freddie

擔任3C技術編輯已有數年。3C業界水深,繼續努力。